
醉中天·咏大蝴蝶
醉中天·咏大蝴蝶原文、翻译、赏析1
原文: 弹破庄周梦,两翅驾东风。三百座名园、一采一个空。
译文: 挣破了那庄周的梦境,来到现实中,硕大的双翅驾着浩荡的东风。把三百座名园里的花蜜全采了一个空,谁知道它是天生的风流种,吓跑了采蜜的蜜蜂。翅膀轻轻搧动,把卖花的人搧过桥东去了。
注释: ⑴“弹破”句:意为蝴蝶大得竟然把庄周的蝶梦给弹破了。庄周,战国时宋国蒙人,曾为漆园吏,有《庄子》一书。据说他曾梦见自己化为大蝴蝶,醒来后仍是庄周,弄不清楚到底是蝴蝶变成了庄周,还是庄周变成了蝴蝶。
⑶“一采个空”:一作“一采个空”。
赏析:
这支小令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高度的夸张。作者紧紧扣住蝴蝶之大,甚至夸张到了怪诞不经的程度。但是,怪而不失有趣,它使人在忍俊不禁之余,反复寻味,逼着人们去思索。从语言上看,小令恣肆朴野,浅近通俗,几无一字客词装饰,虽如随手之作,其味却端如橄榄,这正是散曲的上乘之境。
醉中天·咏大蝴蝶原文、翻译、赏析2
【原文】 弹破庄周梦,两翅驾东风。三百座名园、一采个空。
【译文】 挣破了那庄周的梦境,来到现实中,硕大的双翅驾着浩荡的东风。把三百座名园里的花蜜全采了个空,谁知道它是天生的风流种,吓跑了采蜜的蜜蜂。翅膀轻轻搧动,把卖花的人搧过桥东去了。
【注】 据元人陶宗仪《辍耕录》记载:“大名王和卿,滑稽挑达,传播四方。中统初,燕市有一蝴蝶,其大异常。”王赋《醉中天》小令:……由是其名益著。时有关汉卿者亦高才风流人也,王常以讥ytic加之,关虽极意还答,终不能胜。
【赏析一】
据元人陶宗仪《辍耕录》记载:“大名王和卿,滑稽挑达,传播四方。中统初,燕市有一蝴蝶,其大异常。”王赋《醉中天》小令:……由是其名益著。时有关汉卿者亦高才风流人也,王常以讥ytic加之,关虽极意还答,终不能胜。
这条材料说明王和卿与关汉卿处在同一时期,透露出“燕市有一蝴蝶,其大异常”的事实乃是这首小令写作的契机。而“滑稽”、“善ytic”乃是盛行于元代散曲家中的一种风气,在这种玩世不恭的争奇斗胜之中,实在蕴积着愤懑、牢骚以及反抗、不平。
“中统初,燕市有一蝴蝶,其大异常。”这里引用了陶宗仪的话,而王赋《醉中天》小令却由作者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。文中提到的“大名王和卿”,其实指的是作者(或他人)所作。因此,文中引用元人陶宗仪的话,是作者巧妙地对元代作者加以贬低的一种表现。
至于“中统初”、“燕市”等词汇,作者用来形容当时社会的状况。“燕市有一蝴蝶,其大异常”则是作者在模仿《王赋》中常见的表达方式。而文中提到的“王赋”则是一个注脚,“三句”是小令的一部分。
文中还提到:“时有关汉卿者亦高才风流人也,王常以讥ytic加之,关虽极意还答,终不能胜。”这里作者说:“相关人士高才,高雅的人。”“王常以讥ytic加之”则是批评对方的讽刺。“关虽极意还答,终不能胜”就是说虽然手段挺多,但还是不够。这说明作者认为,王和卿的作法并不成功。“关汉卿者亦高才风流人也”,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引用了关于“关汉卿”的人物来表达某种观点。
最后,“三句”是小令的一部分,而其中“燕市有一蝴蝶,其大异常”这一部分则是作者模仿元代一些诗歌的风格而加以表现。无论是“燕市”还是“蝴蝶”,都是用来指代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。“燕市”指的是那些聚集在村庄里的人们;而“蝴蝶”则是在飞行中,暗示着某种动态的事物。
由此可以推断,《醉中天》这副小令,作者可能是在描述一个类似《王赋》或元代诗人在雅兴时的创作情境。作者试图通过这种隐喻的方式,来表达自己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创作状态或成就。
文中还提到:“百座名园、一采个空。”这句“百座名园”、“一采个空”其实都是作者用来指代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比喻。例如,在元代,人们常说:“金鸡集落、百树行春、一院多花”。所以,“百座名园、一采个空”可以理解为:众多的名园、每一园都只载 few 朵花。
由此可以推断,作者在描述一个典型的元代雅兴场景。而“百座名园、一采个空”则是隐喻当时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:“许多名园,每园只盛有一些花。”这与作者的创作情境相呼应。
最后,“把卖花的人搧过桥东去了。”这里作者用隐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在创作时受到的挫折和压力。作者尝试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自己内心的痛苦,但最终却无法将作品成功提交到官方机构进行展览。这种结局,既符合元代诗人的创作心态,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环境的深刻洞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