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听听,秋的声音》精品教学设计
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首现代诗,语言精练优美,富有韵味,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,用诗的语言,赞美了秋天。教学时, 没必要太注重文章的内容, 把每句、每段都搞清楚, 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运用精读课文获得的方法, 把课文读懂;着重是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,领悟到词句表达的精妙,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,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。
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: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、感悟和运用,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, 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。本课的设计让学生在听中想象,说中积累,读中感悟,写中运用。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,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。
教学目标 1.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。 2.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,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。 3.仿照诗歌的形式,续写诗文。
教学流程 一、课前准备 播放音乐,配表现秋天声响的图片。
二、听听,秋的声音 1.初读:自读课文,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想想具体写了什么声音?
2.再读: a.找出不懂的词语,运用已学过的方法尝试理解。 b.分小组交流: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?(回忆理解词语的方法)
3.选读: a.喜欢的声音多读几遍,试着想象。
b.把最喜欢的部分和同学一起欣赏。
c.边读边思考:为什么喜欢?
d.其他同学分享感受。
三、读读,秋的声音 1.初读:初读课文,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,并联系上下文思考关键词句的含义。
2.再读: a.小组合作,找出自己的词语不明白的地方,展开讨论。
b.汇报时,重点解释词语的难懂之处,并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释。
3.选读: a.喜欢的声音多读几遍,试着想象。
b.把喜欢的部分和同桌一起欣赏。
c.边读边思考:你为什么喜欢?
d.其他同学分享感受。
四、说说,秋的声音 1.走进秋天,去大自然的辽阔音乐厅,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?
2.用听觉感知自然景观的变化,想象秋天的美好景象。
五、写写,秋的声音 1.在小组中练习小诗,每人写一小段即可,四人小组合成一首完整的诗。
2.教师巡视,及时指导。
六、布置作业 1.给自己写的诗配上画。
2.收集有关秋的诗歌。
板书设计 12 听听,秋的声音
黄叶、蟋蟀、大雁、秋风
12 播放音乐
【教学内容]:《听听,秋的声音》。 【教学目标】: 1. 理解秋天的声音及其美。 2. 会读《听听,秋的声音》,感受秋天的美好。 3. 思考秋天带来的快乐和喜悦。 【教学重点】: 了解“听听,秋的声音”,感受秋天的声音的美丽。 【教学难点】: 运用多感官体验感知声音,想象秋天的美景。 【教学过程】: 1. 通过播放音乐,引出图片,说明秋天的声音是大自然的馈赠。 2. 自读课文,理解每句话的意思,并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。 3.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各种声响和落叶的变化,感受秋天的美好。 4.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感受和体验。
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,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《听听,秋的声音》,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