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八年级物理看不见的光课件
(一)素质教育目标
(1)知识与技能:说出什么是太阳光谱和看不见的光;说出红外线、紫外线的作用。
(2)过程与方法:通过收集红外线、紫外线的资料,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。
(3)情感态度价值观: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,增加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。
(二)教学设想
1.重点、难点、疑点
(1)红外线:光谱的红光以外存在的人眼看不见的光。
(2)紫外线:光谱的紫光以外存在的人眼看不见的光。
2.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
课型:新授课;
基本教学思路:本节课可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,让学生查找资料,通过讨论交流的形式学习。
(三)教具学具准备
投影仪、投影片、多媒体课件、三棱镜、平行光源、光屏。
素材储备
彩虹图片、夜视镜、验钞机工作原理资料、地球臭氧空洞的资料。
(四)课时安排
1课时。
(五)教学设计
(一)教学流程
1.复习导入:
彩虹是怎样形成的?什么是光的色散?
2.课前热身:
太阳光被三棱镜分成哪些色光?试排出它们的顺序。
3.合作探究:
(1)整体感知:
红外线位于红光以外,它的频率范围在1012Hz~5×10¹⁴Hz。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。物体温度越高,辐射的红外线越多。物体辐射红外线同时也吸收红外线。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。各种物体吸收红外线后温度升高。另外红外线穿透云雾的能力较强。
(2)四边互动:
互动1:
雨过天晴,天空中经常会出现彩虹,它的色光是怎么排列的?
明确:观察光的色散现象,认识光谱,指出光谱两侧还有不可见光,从而引出红外线、紫外线。
互动2:
在现代打斗片中,特警手持一种先进步枪瞄准非常难,为什么?
明确:讨论分析有关资料,了解红外线的特性及其应用。这种步枪就是应用了红外线瞄准的。(出示夜视镜)
互动3:
验钞机能辨别钞票真伪,为什么?
明确:讨论分析有关资料,了解紫外线的特性及其应用。验钞机就是应用了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辨真伪的。
互动4:
世界环保组织宣布2004年起禁止生产氟利昂做制冷剂的冰箱,为什么?
明确:引导学生了解紫外线的来源与危害性,而氟利昂会破坏大气层上部能够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。
(4)达标反馈:
(1)光谱中的红端以外的光叫(红外线),紫端以外的光叫(紫外线)。
(2)(太阳光)是天然紫外线的主要来源。地球的周围大气层上部的(臭氧层)能吸收紫外线,使它不能到达地面。
(3)在SARS病毒肆意侵害人类的时候,除了用84消毒液喷洒和过氧乙酸熏蒸预防外,还常见用(紫外线)灯来灭菌。另外许多部门(尤其车站、飞机场)运用了多种快速测体温的仪器,它们是利用(红外线)测温的。
(5)学习小结:
(1)内容总结:
通过本节课学习,我们了解了红外线、紫外线的特性及其应用。
(2)方法归纳:
本节课运用了讨论式探究学习方法。
(二)延伸拓展:
(1)链接生活:
夏天我们到户外活动时总要抹上防晒霜。
(2)实践探索:
(1)实践活动:
你家里哪些家用电器中用到了红外线。
巩固练习:
(①)下列现象分别与红外线或紫外线有关,用线段将它们连接起来。
(②)电视机遥控器运用了